科學與藝術的奇妙共振-劉國松入選美國文理院士
上週到台大管理學院參加被尊稱為「現代水墨之父」的劉國松老師演講,主辦的台大校友鄧傳馨用心安排,盛況空前,畫家慷慨訴說一生對藝術不懈的追求與創新,歷經從流亡學生到國際大師的傳奇故事,台上台下互相激盪,教授紛紛回應,連醫學院院長也說要加強學生的人文教育,有熱忱才能成為一個好醫生。座談會時,劉國松的千金劉令徽說明父親入選2016年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的緣由。
美國文理科學院在1780年成立,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獨立學術團體和政策研究中心,首任院長是美國第二任總統亞當斯(John Adams),院士包括250名諾貝爾獎得主和60多位普立茲獎得主,能夠當選院士被視為美國學術界最高榮譽,選拔過程嚴謹,必須由兩位現任院士提名並經三輪評審通過。
劉國松的第一位提名者是美國史丹佛大學物理系主任Peter Michelson,他研究高能天體物理學,他第一次在香港畫廊看到劉國松的太空畫,頓時受到抽筋剝皮皴的弧形地球和日月球體構成的畫面吸引,他從來沒看過現代水墨,既有東方傳統又有西方現代,彷彿訴說他透過太空望遠鏡研究宇宙深處的追尋,當場買了一張。
後來他在史丹佛大學美術館看到「子夜的太陽」,劉國松的五連幅代表作,英國著名藝術史學者蘇立文(Michael Sullivan)擔任館長時收藏的,心有戚戚焉。
直到2014年Peter Michelson參加由現任館長楊曉能教授主辦的中國山水畫國際學術研討會,終於碰到他珍愛畫作的創造者劉國松,兩人一見如故,談起太空滔滔不絕,分屬截然不同的領域,對未知探索的好奇心卻是一樣的,意猶未竟,兩人的對談延伸成「科學與藝術的共鳴─從人間山水到太空幻境」講題,從史丹佛大學講到中國藝術研究院,一個是太空科學家,一個是藝術大師,對談實驗室的創新,被學生稱為「研究院最牛的演講」。
另一位提名者是密蘇里大學華人作曲家陳怡教授,她是全球樂壇知名度最高的華人女性作曲家,2008年接受英國BBC廣播三台委託,為倫敦奧運創作管弦樂曲《奧林匹克之火》。作品特色是「貫穿東西,融會古今」,與劉國松成立五月畫會,主張「革筆的命」,推動水墨現代化,融合中西的技法,有異曲同工之妙,難怪陳怡教授初見劉國松的作品即深受啟發,作曲「北方景色」,後來把這首曲子編到「四靈」的第二部「宣武」裡,傳為佳話。
經兩人提名三次評審也順利通過,劉國松成為首位來自台灣的藝術與人文科學領域院士。
「所以,我爸是由一個科學家和一個音樂家提名,不是由藝術家提名的,這很有趣。」劉令徽總結這段故事。
西方有所謂的文藝復興人,意指在多個領域表現出色的人,特別是科學與藝術,例如達文西,不僅是畫家,也是科學家、發明家、音樂家、數學家、工程師等。東方的儒家則有六藝的必修課程和琴棋書畫的人文素養,因此一般文人都具備政治家、運動員、作家、音樂家和藝術家等。也就是說,無論東西方,一個受過教育的人,往往精通多種才能,與現代教育以就業為目的,分科愈來愈細,不同專業之間隔著一道鴻溝,難以跨越。不論是哪一個領域,擁有學習的熱誠,憑著好奇心,不斷突破,這個歷程是共通的,因此跨領域的學習往往會很快,而且集合不同專業組成團隊,常會突破盲點,激發意料之外的創意。
尤其在一個企業不再提供可以終老工作的後工業時代,大學生畢業後,平均一生要具備二到三種不同的工作技能才能應付職場需求,現代的文藝復興人透過網路學習,方便有效。筆者有位朋友的小孩,大學時代透過國外網站自學DJ,當兵期間學作曲,目前是專業DJ,把興趣當工作,貼近時事的創作歌曲還有三十萬的點閱率,踏實築夢中。
從劉國松老師身上,看到藝術家激發了科學家和音樂家,這種跨領域的奇妙共振,需要一顆開放的心,脫離慣性的勇氣,或者,回到自身,在原來的工作上做實驗,尋找新的可能,都會讓生活更精彩,創新的成就感是難以言喻的。
( 本文刊載於《全球中央》雜誌 2017年四月號 / 江心靜專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