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療癒之四:心靈對話的配樂響起
對話長出翅膀
日常生活的底層,心靈對話一直持續中,與自己,與你。
你說,我的文字駕馭如脫繮野馬,任意馳騁,又如春蠶吐絲般源源不斷,加上和心靈的修持連結,內省深入,清澈感人,文字是引線,修行是炸藥,隨著修行的深入,文字的流露自然發生,就像懷胎的感覺,自然生產的奇妙無法形容,如呼吸一般自然是最好的狀態,相信將影響更多的人-我知道,你看了《原生家庭創傷母女和解之三:時間中等待玫瑰 》。
寫作過程,與你的聲音對話,聲音溫暖,純粹,沒有你,我不會寫這樣的文字,以前寫日記,寫詩,寫專欄,寫書。這次,用文字跳下深淵,無止盡的墜落,享受失速的快感,緊握的雙手鬆開,身體的每一吋肌肉也鬆開,讓風吹過傷口,一個字連接一個字,長出隱形的翅膀。
回到文學行列
去年四月,大墩文化中心個展圓滿落幕,第一本畫冊《記憶維度》出版,完成藝術第一個里程碑,悄悄回到文學的行列,選擇方格子寫作平台,以新人如履薄冰的心情,直面讀者。摸索了一年,找回寫作的手感,今年夏天靈感大爆發,只是身體承受不了,書法和作畫也要花費很多心力。
連續好幾天凌晨三點起床,寫寫寫,爬梳整理成為《半山抱雲》#心靜筆記專題簡介,上網用免費軟體設計縮圖,全新改版,專題終於長成該有的樣子,馬上要衝去樓下畫室作畫,小樹看到我「油盡燈枯」的樣子出言阻止,說休息一下,喝杯決明子茶。
探索大腦記憶
我邊喝邊拿起圖書館逾期的書《記憶》(奇光出版,2021年),精神病學家薇洛妮卡・歐金探索解析大腦記憶之謎,我的藝術創作長期關注數位時代的記憶議題,看到這本書大喜過望,可惜最近晚上的閱讀時間都用來創作,拖到過期了,原來產後憂鬱症期間產生的幻覺,即使痊癒了,對病患來說,都是真實的記憶,這個病例啟發作者以世界上最新的神經科學研究深入大腦如何處理記憶、感受,創造認知並決定我們的行為。
看沒幾頁,眼睛酸澀,從小是掃瞄器,只要有一點空檔,都是手不釋卷,很快看完又過目不忘。現在年紀大了,靠運動、規律生活和清淡飲食維持體能,但眼睛不行,老了,運作遲緩。當然,手機重度閱讀才是罪魁禍首,早就受到眼科醫生警告,不用臉書和Line多年,忍不住每天用手機瀏覽國際媒體,太方便了。
前幾天看愛爾蘭作家莎莉.魯尼出版的新書《美麗的世界你在哪裡》,小說敘事主線之一是兩個大學同學的通信,閨蜜聊天,兩人卻花費大量篇幅談政治局勢、國際新聞、文化藝術和末日危機,以前只有少數像我這種撰寫國際藝文專欄才會關心的議題,在無孔不入的網路包圍下,成了年輕人日常關切和討論,深深影響個人生涯選擇,莎莉.魯尼不愧是千禧世代代表性作家,擅長表達年輕一輩的自我認知與世界觀。
放下書,緊閉雙眼,癱在藤椅上,連一根手指都抬不起來,這場從夏天開始的心靈對話,翻轉了我對自己的認知,對世界的認知,像身在汽油桶內用四肢撐住,從山上滾下來,天旋地轉。
忽然響起配樂
此時,忽然聽到熟悉的悠遠笛聲,拿起播放音樂的手機,真的是電影《雙面薇若妮卡》的配樂,小樹在和室睡著了,音樂不是他播的,為什麼忽然響起?全身一震,近乎靈異事件的巧合,這場心靈對話的起點正如電影情節,偶遇另外一個薇若妮卡,擁有相似的生命經驗,相似的性格,自己又陷在母後一年失控的困境,在街頭徘徊,才會衝破厚重的心靈盔甲,傾吐脆弱真實的一面,挖掘出泊泊流血的母女創傷。
聽著氣勢磅礡的弦樂伴奏,女高音神聖悲壯的聲音,隱約流露死亡威脅的陰鬱氛圍,從汽油桶爬出來,純淨唯美的歌聲撫平內心的創傷,隨著主題樂章空靈的旋律,電影畫面一幕幕出現腦海,波蘭的薇若妮卡如酒神享受「痛苦與喜悅交織的醉境」,在首次登台的舞台上心臟病發而死,燦爛如流星;法國的薇若妮卡本能感受到死亡的威脅,似太陽神「追求和諧美好的夢境」,放棄音樂,後來看到芭雷舞者死亡又重生的木偶戲,愛上神秘的操偶師,憑直覺追尋謎團,若有所悟。冥冥中,命運的手操控一切,人是否有選擇的自由?
回首這段時間,文字從身體湧出,源源不絕,忽然想到,一切會不會是我的幻覺,彷彿另一個薇若妮卡的你,就像電影,都不是真實的,我是用幻覺的真實記憶,一人分飾兩角,編織了一個心靈捕手的成人童話。
電影表達情緒記憶
《記憶》的作者薇洛妮卡・歐金說,電影是完美的視覺媒介,可將地點和情緒記憶結合在一起,電影導演進入讀者或觀者直覺式的情緒記憶系統,他們的方法與人們回顧自傳式記憶的途徑一樣。透過杏仁核-海馬迴迴路,情緒與位置記憶糾纏相連,情緒記憶被編織到海馬迴和杏仁核間的神經連結,因此眼睛一看到那個地方就激發出情緒。地點又引發出情緒記憶,兩者產生的魔法共鳴不斷往前,又不斷回遡,回遡到幼年家裡的最早記憶。
《雙面薇若妮卡》一九九一年在台灣上映,忘了哪家電影院,只記得銀幕裡,女主角撲向命運,美麗脆弱如蝴蝶,雙重人生的身影。世界上,還有另外一個你,兩人的命運相依相繫,卻只見過一次面,人群中擦身而過,對於一向與外界格格不入的徬徨心靈,彷彿天啓,繁複的光影充滿寓意與象徵,代表不可知的強大能量。那時,我懷著自由創作的夢想,剛脫離商學院的熱門科系,天真快樂,就像波蘭的薇若妮卡,不同點在沒有如流星很快墜落,不,二十九歲就摔進鬼門關,硬是被伴侶召喚回來。
三十一歲,單車環球歸來,憂鬱深沈的波蘭和繽紛多彩的法國都走過,一步步踩踏過到處是悲劇紀念碑的華沙,每個轉角都有藝術品的巴黎,兩位薇若妮卡成長呼吸的故鄉,某個層面上,也變成我的故鄉,深深烙印了青春的印記。回到家,把所有日記看過一遍,寫成《候鳥返鄉》,檢視將近二十年的心靈旅程,最後一篇〈聽見靈魂的聲音〉,引用《雙面薇若妮卡》故事,與過去的自己對話,道別,燒掉日記,以全新的自己走向未來。
二十年一瞬,漂泊無依的遊子移居山林。現在,商學院的大學同學大都退休了,身價很高。其實,我對文字敏感,對數字也很敏感,本可以在財政金融領域發揮所長,如果不是為了創作,根本不用辛苦一生。
你說,創作的價值是自我生命的實踐,無法用金錢衡量的,在宇宙間如何安頓自己的身心,巨大浩瀚的世界中,如何找到自己,這自我追尋及自我實踐的路程,是一生的功課。而且,我的身價也很高,甚至無價。搖頭苦笑,早知道要像薛西佛斯被詛咒一樣,每天推巨石上山又滾下來,永無止盡又徒勞無功,如果人生可以重來,我可能想效法法國的薇若妮卡,放棄創作,選擇另外一條路。
創傷記憶歷程
書上還有一段詳細描寫創傷記憶的歷程。親愛的人死了,最初,我們的感受很強烈,腦部的杏仁核著火了,所有感官輸入都烙上失去的灼熱印記,隨著時間慢慢過去,記憶傳到皮質,進入前額葉自傳式記憶網路,悲傷慢慢轉移到前額葉-腦島情緒,記憶與強烈的杏仁核脫離,失去的痛苦變成對逝者的憐惜,慢慢地,出現對珍貴時刻的憂鬱懷舊,潛藏在消失情愫後面的神經元是某種感受非物質和靈性的東西。
歷歷在目,對母親的情緒釋放出來以後,與妹妹、伴侶深入探索原生家庭的創傷,我進入了對珍貴時刻的憂鬱懷舊,明白母親一生對我投注的強烈控制欲,讓我一直處在人類最原始的恐懼中,不斷刺激杏仁核分泌壓力賀爾蒙皮質醇,讓我長期處在逃跑的強大壓力下,才會累積一身的能力。
以後不會有人這樣對待我了。
以前,我一看到她打來的電話就害怕,不自覺全身緊張,心跳加快,不知道她又要做什麼。
你說,包容力越大,路越寬廣。
我現在還做不到,才開始理解而已。
重寫人生劇本
你知道嗎?寫完三篇梳理母女關係的文章,這段時間來回煎熬辯證。
心理學上,病患很容易因感情依戀對心理諮商師產生移情反應,更何況我當初是因爲莫名的心靈相契,才會衝破自我防衛機制,說出深埋心中的傷口,透過文字梳理,推翻原來對自己對世界的認知,面對這個驚人結果,更沒有安全感,驚慌失措,怕自己想抓住浮木,載沉載浮。
與長期的受虐心理不斷辯證,終於醒悟,除了與母親和解,必須在心理層面「去權威」「去低能化」,才不會面對情感和階級優勢的人,只會討好和贖罪,最後叛逆逃走才能呼吸。
我隨時可以重寫人生劇本,表達真實情感,在不失去自我的前提下,與人建立長久情誼。不再因為懼怕陷入有毒的關係,不斷檢討自己,猜測對方反應,累積逃走的挫折感。
心靈交流是難得緣分,雙方種種情緒,過去就過去了,感謝你的真誠,才會激盪出那麼多情緒,蛻變羽化後,不會再為了小事患得患失。
把久久不彈的古琴和琴桌從閣樓搬下來,放在客廳,工作和生活動線的中心,可以隨時紓緩高強度工作的疲憊,彈奏古琴,手指按弦的觸覺激活海馬迴,遙遠的,片段的記憶一股腦湧出,心手相連,彈《伯牙弔子期》,伯牙和子期的高山流水是知音難求的故事, 二人是千古傳誦的至交典範, 也是「知音」一詞的由來。
小曲,吟揉撥挑之間,渾厚的琴音深深觸動說不出口的悲傷,莫名的情緒隨著琴韻的餘音消失,如躺在白雲上放鬆自在⋯⋯
謝謝你,這段自我探索的艱困旅程,有你同行。